全国特岗教师代表:
来信收悉。“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教师节即将来临,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
2025年9月8日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习近平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对做好特岗教师工作作出批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和重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特岗计划”2006年实施以来,累计选聘特岗教师118万人,覆盖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近日,获得过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的8位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的情况和体会,表达牢记初心使命、扎根乡村教书育人的决心。
强教必先强师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多次就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2014年教师节时我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4点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要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2024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的回信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和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特岗计划”2006年实施以来,累计选聘特岗教师118万人,覆盖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广大特岗教师扎根乡村,用青春写下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总书记勉励广大特岗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要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更加凸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肩负重任、使命光荣。继续坚守教育初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自觉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当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教育竞争的本质与其说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不如说是教师质量的竞争。国家繁荣、民族复兴、教育发展,呼唤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广大教师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站稳三尺讲台。要树牢终身学习理念、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要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广大教师要厚植教育情怀、遵循爱的教育原则,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师爱的真谛,用生动的讲解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用耐心的沟通化解学生成长的困惑,用正直的言行树立做人的标杆,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需求,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关怀学生,在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体谅他们的成长烦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全方位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奉献的人生最充实。当前,我国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发展仍存在差距,中西部农村地区、偏远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对优质教育资源有更迫切的期待。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教师要牢记使命和嘱托,坚定到基层教书育人理想信念,以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实干担当的奋进姿态,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5年9月10日1版
下一条: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第6周教职工学习材料
【关闭】